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4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鼓励类)〉(公示稿)》,昂泰克小编跟大家简单解读一下。该目录聚焦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公示了16项技术,旨在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设施设备更新。
技术分类:公示的16项技术分为6项推广技术和10项示范技术。推广技术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具有稳定治理效果和经济合理性;示范技术则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先进,接近实际工程应用水平,具有示范价值。
技术目录目的:《公示稿》的编制意在更好地发挥技术指导作用,促进生态环境领域设施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技术内容:6项推广技术包括6项推广技术包括烧结机头(球团)烟气袋式除尘技术、工业炉窑中低温烟气复合陶瓷纤维滤管尘硝协同治理技术、球团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氧化铝焙烧炉烟气污染物全流程控制技术、低温吸收—孔径级配材料吸附油气净化技术、空调工件表面真空除油及回收利用技术,而示范技术包括入口渐扩段预荷电耦合小区域隔离振打电除尘技术等10项。
技术调整:与2024年12月12日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有3项技术被删除,包括2项示范技术和1项推广技术,因为这些技术未能达到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水平。
技术目录变化:生态环境部自2024年起将原《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调整为《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按年度、分领域发布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污染防治技术。2024年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进行。
示范技术定义变化:与过去几年相比,2024年对示范技术的定义中去掉了“治理效果好”的表述,反映了生态环境部在环境治理上的基本态度,即不过分追求治理效果,而是满足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标准。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16项技术中,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亮点,如球团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和炭素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减少污染,还实现碳排放的降低。
技术申报要求:《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技术报告必须具体说明减污效果和减碳效果,并提供计算过程、原理描述、依据及相关证明材料。
综上所述,这份《公示稿》不仅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强调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性,体现了生态环境部在环境治理上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与噪声与振动控制,是一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携手共进的持久战役。政府部门作为主导者,肩负着制定严格法规政策、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重任。通过完善排放标准、加强环境监测、严厉惩处违法排污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坚实制度防线。
企业作为污染防治的关键主体,应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投入资金与人力,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大型工业企业可凭借技术与资金优势,成为行业环保标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提升环保水平;中小企业则应借助政策扶持,探索适合自身的治污路径,在发展中兼顾生态效益。
全文详细内容大家可以访问中国环境报查看!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BzjDpxVnAohHtMNOISyaTw